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

走訪林家花園

國中散文第三名

在春光明媚的早晨中,我與家人懷著一股探訪文化的情懷,走訪林家花園。

走到方鑑齋一看:水裡的游魚悠游其中,陽光替湖面抹上胭脂,池邊的小橋略帶中國的古典氣息,附近的樹蓊蓊鬱鬱,無處不令我驚訝,在方鑑齋,心靈彷彿被清澈的湖水洗滌,也洗去了生活上的煩憂。

登上來青閣,發現以花牆區隔的數個小院,盡收眼底,而在來青閣前有一處戲亭,叫做「開軒一笑亭」,我想,那一定是昔日林家待客的地方吧!在來青閣室內的天花板,有一個有趣的設計:中央是是團鶴,而四角為四隻蝙蝠,諧音就是「賜福」!而開軒一笑亭內有一副對聯:「海宇正澄青,花柳馬中,一片承平調雅頌。園林新結構,笙歌聲裡,四周全碧湧樓台。」內容用來描述剛落成的來青閣確實是相當合適。

在前往香玉簃的途中,我們看到了一座形如虹,而拱洞為半圓形的拱橋,駐足流連,看著上面的四個字:橫虹臥月,再看橋的造型,還真的就像橋上所題的字一樣,有虹、也有月呢!我想,這座橋應該不只是一座橋,可能具有遮蔽的作用,不至於一眼看見橋後的美景,甚至有點神秘感,這樣的設計實在非常巧妙!

不久,我們漫步到了香玉簃,這裡是以前欣賞美麗花兒的場所。至今,雖然以前賞花的人已不復在此了。但是,草木依舊扶疏,鳥兒仍然演奏著動人的樂章,令我不禁有種「景物依舊、人事已非」的惆悵!走近一看,香玉簃的門窗果真別致有趣!

附近的水池中有一座典雅的水榭,吸引我駐足欣賞,原來,這就是以前林家賞月的地方:月波水榭。在通往月波水榭的入口處題有「拾級」,我想,意思應該是希望人們走至「水榭」,觀賞精緻的雕刻及建築吧!

不一會兒,我與家人一同走到了素有「小樓」稱號的觀稼樓。在這兒,我又發現了一副對聯,上面題著:「知道樓臺重起日,也應還我舊規模。開基稼穡君無忘,此是豳風一幅圖。」我想,這應該是希望藉著「觀稼」來自勉自勵吧!觀稼樓上的漏窗也設計成瓜果的圖案,著實令人陶醉其中!

附近有一處定靜堂,莫非這正是取自大學的「定而後能靜」的名言!我也發現裡面有一幅雕刻品,令我讚嘆不已!因為它雕刻得栩栩如生,令我百看不厭呢!

從定靜堂左方的門走出,我們又發現一潭池水,池水灑上金粉後,耀眼的光芒也刺上我的心頭!而在水面中央座落著一座名為「雲錦淙」的亭子,從亭子裡望出去,我看到榕樹向著陽光露出燦爛的笑容,而古色古香的亭院也吸引了我的目光。池的對岸有一座假山,雖然並非十分逼真,不過,縱橫交錯的刻紋,倒是十分神似。令我陶醉的還有周圍看似平凡的小橋,以形狀不一的石頭放置在橋的兩側,自然的排列方式成為小橋吸引我的主要原因,在涼蔭下休息,欣賞眼前的美景,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!

這一次的古蹟巡禮,我想,古蹟已不再是處古蹟了。它是傳承文化的賽跑者,不輕易放下棒子;它,也是一幅會說話的藝術品,用刻紋訴說一段精彩的歷史;它,更是一張美麗的舊照片,或許已經褪了顏色,但是它,讓我們想起先民開墾、深耕此地的風光過去。林家花園便是如此,在斑駁後,經由重建,使我們得以從匾聯、花草、建築物甚至池水中看到前人胝手胝足的足跡。

這一次的文化探訪,也讓我對古蹟維護及文化傳承有了更深一層的省思,如果沒有前人的重建,我們現在恐怕早已與林家花園漸漸疏遠了!而每一處的古蹟,都有它可歌可泣的故事,掀開他們的薄紗,我們才能窺知歷史的全貌!

一趟林園的文化巡禮,充滿了感性與知性的情懷,豐富了我們的休閒生活;充實了我們的歷史知識。走出林本源園邸的大門,發覺一抹斜陽早已掛在天邊。

沒有留言: